
開欄的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區建設等一系列交匯疊加的重大機遇,以真抓實干、奮發進取的自覺行動,努力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從今天起,《廊坊新聞》開辟“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專欄,推出系列成就報道,全方位、多層次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非凡成就和寶貴經驗,進一步激發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三河市:奮力開創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局面
自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提出以來,三河市搶抓重大機遇,服從服務、主動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在交通、產業、公共服務等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接,不斷開創與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時值盛夏,京唐城際鐵路三河段正線鋪軌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作為“軌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項目之一,京唐城際鐵路正線全長149.67公里,將于今年年內建成通車。其中,廊坊段長約50.3公里,設燕郊、大廠、香河三座車站。屆時,三河百姓從燕郊到達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時間將縮短至10分鐘。

京唐城際鐵路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長 時家團
目前燕郊站正在加緊建設中,參建各方克服高溫天氣影響,通過加大資源投入,加強協調組織,全力全速全面推進項目建設,建成通車后,對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加快推進京唐城際鐵路三河段建設的同時,三河市加快推進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建設,全面推進公路交通對接工程,建成通燕高速燕郊出口立交樞紐,開工建設密涿高速北延與京平高速對接工程,加快推進密涿——京滬高速聯絡線建設,與通州區綜合交通一體化全面加速,四通八達的京津冀交通一體化路網體系已逐步形成。

三河市交通運輸局二級主任科員 勾學利
十年間交通運輸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作用充分發揮,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了堅強保障。三河域內交通路網加速成型,有力促進了區域循環暢通;綜合交通服務能力大幅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

近年來,三河市聚焦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產業上與京津深入融合、錯位發展。在興遠高科產業園的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員工正在對一批原子熒光光度計做出廠前的最后檢驗。作為國內原子熒光光度計第一大生產商和銷售商,該公司從北京朝陽區遷至興遠高科產業園后,改進生產工藝流程,實現了規?;a,并且為未來擴充產能和產品線預留了空間。

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品質管理部負責人 逯玉鳳
我們的產品系列從搬過來以后,研發能力一直在提升,研發技術一直在進行更新,所以產品系列也是越來越多,就像我身后的產品,當時還是處于初步研發階段,到現在我們已經批量生產兩年了,目前它的發展前景非常好。
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是北京落戶到興遠高科產業園眾多企業中的一個代表。作為國家級眾創空間,興遠高科強力構建“產業物理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共享配套設施+商務服務+智慧平臺+投融資+N”的運營模式,截至目前,吸引了90多家企業入駐,半數以上來自北京。

三河興遠高科產業園客戶中心經理 李艷
新遠高科伴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及三河市發展節點入市,從最早結構單一的1.0園區發展到如今產城融合的復合型4.0科創綜合體園區,作為已經成功運營10年的老牌產業園區,截止到6月份,我們已累計引入90余家企業,一期入住率達到90%以上。
像興遠高科這樣的科創園,目前在三河市已建成19個,累計引進科技型中小企業865家,其中京企占比已達65%,畝均投資強度達400萬元、年畝均稅收貢獻達50萬元以上。正在建設中的8個科創園可再承接北京科技型企業500家。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讓北京“擺不下、離不開、走不遠”的科技型企業在三河找到更好的發展空間,正成為三河市實現與北京產業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三河市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大休閑、大健康3個高端服務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打造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綠色食品四大特色產業集群。產業鏈逐步完善、產業體系不斷健全,為三河市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河市發展和改革局主任科員 張勇
我們通過十年摸索,開辟出一條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道路,高科技產業紛至沓來;通過十年轉型,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發展方式轉變,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通過十年改革,我們傾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構筑投資興業新高地。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非農產業占比高達96.8%。
推動協同發展,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更是題中應有之義。三河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拓展與北京公共服務共建的深度廣度,讓人民群眾不斷收獲協同發展紅利。

在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的活動室內,今年首場集體生日會正在舉行,300多名7月過生日的老人齊聚一堂。89歲的孫秀英也是其中一位,她是養護中心第一批入住的老人之一,今年是她在這里度過的第12個生日。熱鬧的派對、歡樂的演出,讓老人們感受著大家庭帶來的溫暖與幸福。

三河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入住老人 孫秀英
有伙伴,吃飯集體吃飯,伙食也好,主要這里都是考慮老年人的活動,老年人的生活,所以非常滿意。
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作為第一批京津冀養老工作協同發展試點單位之一,首開京冀異地醫保實時結算的先河,徹底解決了京籍老人異地養老就醫的難題。目前,在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護中心入住老人5000多名,京籍老人占95%以上。

三河燕達國際健康城副總裁 李海燕
我們養護中心積極承接京津冀尤其是北京地區的養老需求,現已入住5000余老人,其中95%以上為京籍老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醫養康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讓入住長輩在燕達真正實現老有所醫、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非凡十年,非凡巨變
2014年至2021年,三河市地區生產總值由324.4億元提升到580億元;市場主體總量由3.3萬戶增長到9.43萬戶;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3360元、24550元,較2014年分別增長20962元、10804元。
2012年至2021年三河市京津冀跨省異地就醫住院和門診直接結算醫療機構分別達到37家和15家。
2012年至2021年,三河市“七普”常住人口達96.5萬人,較“六普”新增31.3萬人,占廊坊新增人口的28%,在廊坊總量最多、增長最快。
網友回應